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58C1
部首
倉頡 SJG
康熙字典 P.240 #10
宋本廣韻 P.523 #4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12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68 #2347
文讀
P.168 #2347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8 #00563

牆壁,壁壘

P.16 #00483
白讀

居室內牆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55 #804
建議讀音
P.55 #804
白讀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33
P.33
白讀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04

壁壘

P.104
又讀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8

牆壁,壁壘

P.7
白讀

居室內牆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9 #0173

牆壁,峭壁,絕壁,銅牆鐵壁,懸崖絕壁

P.8 #0165

(見17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14 #51531
P.414 #51531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491
又讀
 
P.49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6

牆壁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1
P.2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1
 
P.5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1
 
P.1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67
P.170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15

牆也,軍營也。又讀餅第九聲

P.15
又讀

牆也,軍營也。又讀餅第九聲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3
P.3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75

pik꜆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741

pik꜆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532

pik꜆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69

pik꜆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7

丙息切(pik 上入聲)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北激切 幫青入 說文云垣也釋名曰壁辟也辟禦風寒也漢官典職曰省中皆胡粉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亦州名本漢宕渠地武德初爲壁州北激切六
說文云垣也釋名曰壁辟也辟禦風寒也漢官典職曰省中皆胡粉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亦州名本漢宕渠地武德初爲壁州北激切六
康熙字典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𠀤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又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又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又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又赤壁,在蒲圻。【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又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 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𨐌作。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