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6FD5
倉頡 EAVF
康熙字典 P.655 #22
宋本廣韻 P.532 #13
P.535 #36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1. 部身字典
    ㈡水名,(或誤作漯) P.374 #44544
讀音分佈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14 #1518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74 #09489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42 #4742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4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98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3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75 #4089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74 #44544

㈠下濕也。(與隰通)

P.374 #44544

㈡水名,(或誤作漯)

校訂註 本作陽入聲,據直音改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554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41

潤濕,不乾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7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28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3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6

同溼,潮濕

校訂註 字頭本作「溼」而約解為「同濕,潮~」。由於字頭不合畫數且「溼」字已見於前,遂將字頭和約解的「濕」「溼」對調。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26

t’áp⸰

P.226

shap꜆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831

shap꜆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598

shap꜆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25

shap꜆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5

審十切(s'up 上入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𦒣【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𠀤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 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𠀤音𥌁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 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 又鄂合切,音𡀾。濕隂,漢侯國名。 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𩔰以形相借。【集韻】漯㶟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𩔰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調聲表